大公網7月5日訊(記者韓毅)外交部長王毅5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,兩年多來,“一帶一路”建設起步順利,開局良好,取得一系列重要早期收穫。其中,中歐班列品牌業已形成。資料顯示,中歐班列自2011年開通以來,截至今年6月8日,鋪劃運行線路39條,累計開行超過1700列。目前內地已有16個城市陸續開通了去往德國杜伊斯堡、漢堡、西班牙馬德里等12個歐洲城市的集裝箱班列,常態化運輸機制開始形成。中歐班列對拉動沿線國家經濟發展、貿易往來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。

12.webp

圖:2014年8月14日,渝新歐首趟原裝進口汽車班列從德國發出\資料圖片

隨著“一帶一路”頂層設計的出臺,內地各省紛紛參與建設跨越亞歐大陸橋的“新絲綢之路”。目前,內地已有渝新歐、蓉歐快鐵、鄭新歐、蘇滿歐、漢新歐、湘歐、義新歐等超過10條中歐班列。五年間,班次從第1列增加到第500列,歷時4年;從第501列到1000列,歷時7個月;從1001列到1500列,僅用5個月。

“中歐班列的成功開通和運營,不僅實現了中國內陸地區與歐洲市場的直聯互通,而且為推動‘一帶一路’的貿易、投資、科技、文化等多領域務實合作提供了強力支持。”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、市政府物流辦常務副主任楊麗瓊指出。

內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

13.webp

“將中國貨物運往歐洲的傳統方式是海路運輸,自2011年1月28日重慶發出第一班直達杜伊斯堡的國際貨運列車之後,從中國內陸到歐洲的鐵路線變得日益繁忙。”中國宏觀經濟學家劉斌夫表示,中歐班列“先行者”渝新歐已開通5年,重慶做得比較好。因為渝新歐的開通,使得該市近年對歐貿易持續增長,在中國西部打開了全新的中歐貿易局面。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指出,以渝新歐為代表的中歐鐵路集裝箱班列打通了中國西向通道,帶動了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和經貿交流,是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重要基礎和支撐。

中歐班列經由東、中、西部三條國際大通道直達歐洲,其中西部通道經阿拉山口(霍爾果斯)出境,中部通道經二連浩特出境,東部通道經滿洲里(綏芬河)出境。中歐班列的開行,令重慶、成都、鄭州、合肥、武漢、長沙等地區從閉塞腹地變身為中國開放前沿。無論從開通城市的個數、開通的列數,到鐵路及相關設施的建設,中歐班列近年來都在“加速度”。而隨著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的推行,中歐班列也已成為地方對接國家戰略、搶灘國際市場以及穩增長的主要抓手之一。

專家倡建中歐高鐵助力

14.webp

早在2010年8月,重慶已聯合中國鐵路總公司及海關總署等部門,與德、俄、哈等國鐵路公司及海關商談,促成了亞歐大陸橋南線─渝新歐的開通並常態化運營。渝新歐共開通沿線7個國家、到達12個城市,班列數占中歐班列總體的42%,貨值占整個中歐班列(經阿拉山口)的80%,穩居中歐班列首位。自2011年1月28日開行以來,截至2016年5月底,共開行613班。據悉,深圳、廣州出口歐洲的燈具、傢俱、服裝等貨物已通過渝新歐班列運輸。

“渝新歐的價值體現在通過對外開放,又引入了國外大量產品的進入,這種開放就變成了雙向性的開放,更加穩定了中歐經濟運行系統。”展望中歐班列未來,劉斌夫認為,在此基礎上,需要拓展建立國際化的互聯互通體系,建設亞歐國際高速鐵路。渝新歐經過哈薩克、俄羅斯、德國,行駛的是傳統鐵路,速度仍然較慢,中途需換軌,這是都是短板。中歐國家應在高鐵方面著力投入,建設全新的國際高速鐵路互聯互通體系,在“一帶一路”上形成完善、立體的現代交通樞紐。這樣,以渝新歐為代表的中歐班列在傳統的鐵路聯通中歐貿易的基礎上,將大大縮短距離、減少執行時間、增加運量、提高效率。

鐵空聯運惠及香港

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政府物流辦獲悉,重慶將進一步拓展渝新歐的輻射力,發展多式聯運,進一步完善渝新歐“1+N”的運行分撥模式,輻射歐洲和中亞更多國家和地區。重慶市政府物流辦常務副主任楊麗瓊透露,“目前正在進行重慶新加坡‘鐵空聯運’試運行,下一步還將通過鐵空聯運輻射到香港、臺灣地區及東南亞更多國家,使渝新歐在‘一帶一路’國家和地區中發揮更大作用。”

目前從歐洲運往新加坡的奢侈品,空運運費比鐵路運費貴5倍。如果從歐洲到重慶的11000多公里經渝新歐班列運輸,耗時13天,貨物到重慶後進保稅區,包裝分撥後直接空運至新加坡,空運時間5小時,雖然多了12天時間,但成本將大幅降低。據悉,近期已有一批健身器材等貨物從德國杜伊斯堡駛出,搭乘渝新歐班列抵達重慶,在保稅區包裝分撥,5小時後空運至新加坡。這是雙方合作探索鐵空聯運的第一單測試貨物。

由此,歐洲至亞洲的貨物未來都可通過渝新歐經重慶分撥,再通過空運中轉到香港、曼谷、吉隆玻、臺北、東京、大阪、首爾等距離重慶4、5小時航空半徑的亞洲城市。重慶市社科院區域經濟研究所所長李勇說,當年,渝新歐國際聯運大通道的開通,改變了重慶乃至中國西部長期以來的開放劣勢。升級後的多式聯運,將使得這一地區的物流成本大幅降低,甚至在全球貿易大格局中搶得一席之地。

渝新歐五動力拓“絲路”合作

2014年3月,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德國時在杜伊斯堡火車站迎接渝新歐班列表示,中德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兩端,是亞歐兩大經濟體和增長極,也是渝新歐鐵路的起點和終點,兩國應加強合作,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。2016年1月,習近平主席赴重慶調研,充分肯定了渝新歐班列的運營情況,要求重慶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。

渝新歐是從重慶出發,經新疆到達邊境阿拉山口(或霍爾果斯),然後進入哈薩克、俄羅斯、白俄羅斯、波蘭,最後至德國的杜伊斯堡,全程11000多公里,耗時13天左右。渝新歐班列與海運相比,可節省20多天;與空運比,節約了4/5的運輸成本。

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、市政府物流辦常務副主任楊麗瓊認為,渝新歐具有五大獨特核心競爭力:首先,建立了跨國鐵路國際協調機制,形成渝新歐五國六方鐵路聯席會議制度,開創了亞歐兩大鐵路組織使用統一運單的先河,開通了定網站、定線路、定車次、定時間、定價格的“五定班列”。

其次,建立跨國海關國際協調機制,啟動了中歐“安智貿”試點和多國海關“一卡通”,實現一次報關、一次查驗、全程放行的綠色通關機制。

此外,建立了貨量與運價掛鉤的量價聯動機制,目前,渝新歐運價已比開通之初降低了40%。第四,建立了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運作機制,成立了重慶市政府物流協調辦公室,組建了“四國五方”合資物流公司,自主研發了電子鎖和控溫集裝箱,確保渝新歐安全、高效、常態運營;第五,開行了公共、固定班列,增強了班列的穩定性和貨源集聚能力。

來源:大公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