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5日至16日,第十一屆亞歐首腦會議將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舉行。作為亞歐地區規模最大的政府間合作論壇,亞歐會議已經走過20年,今年會議主題為“亞歐夥伴二十載,互聯互通創未來”。
亞歐會議將互聯互通作為會議主題並非偶然。2014年在義大利召開的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上,與會領導人一致強調,促進互聯互通對實現經濟繁榮與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。2015年度的亞歐外長會議決定把“互聯互通”作為今後的常設議題。亞歐會議將互聯互通視為新的發展機遇,而互聯互通的持續推進也將促進亞歐會議持續發展壯大。
亞歐會議從經濟和貿易議題入手,不斷拓展對話領域,已形成政治、經濟和文化三個重要的對話與合作支柱。
從政治對話來看,亞歐國家在反恐、防擴散、發展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上進行了有效的對話和合作。
從經貿合作看,通過這一機制下的雙邊合作及各種多邊框架的實施,如貿易提升及投資便利計畫、亞歐工商論壇等,亞歐經貿聯繫日益緊密。
亞歐會議在社會文化支柱下的成果更為顯著,如設立亞歐基金會,進行教育交流、文明間對話等,這既增強了亞歐雙方對彼此的瞭解,也提升了亞歐會議的“軟實力”。
可以看出,對亞歐雙方來說,作為唯一能將亞歐53方聚集在一起的多邊機制,其在對話與合作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。
亞歐會議是一個以對話和交流為主的論壇,特點是非正式、非機制化,也不簽訂有約束力的條約,各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平等參與。過去20年,亞歐會議在形式上顯得“鬆散”,實質性合作內容也偏少。這既是其弱點,也是其優勢所在,機制的“鬆散化”及非正式特點使亞歐會議在議程安排及議題選擇上更為靈活,避免對話因一些規則和程式而受到限制,也可以保證各方平等參與,增進相互瞭解。特別是“二軌”外交在亞歐雙方的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,它使各方在一些敏感議題上也能坦誠交流。
目前,包括亞歐在內的世界各國都面臨一些新的經濟和社會問題,如歐洲面臨福利制度改革、經濟結構調整、降低失業率、解決移民問題等難題;亞洲也面臨產業升級轉型及環境保護、可持續發展等問題。還有諸如氣候變暖、能源安全等全球性問題。因此,亞歐必須密切合作,以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,同時利用好其帶來的機遇。對亞歐會議來說,這是與20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之處。
在這種情況下,互聯互通的理念應運而生。中國提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其實質是以互聯互通促進亞歐大陸的發展和繁榮穩定。歐盟也提出了自己的互聯互通計畫,一是設立了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平臺“歐洲戰略投資基金”,計畫三年內通過多種管道籌資3150億歐元,用於能源、交通、寬頻網路的基礎設施建設;二是建立“能源聯盟”,聯結東歐、波羅的海沿岸、伊比利亞半島等“能源孤島”,建設液化氣樞紐及石油、天然氣管道;三是建設泛歐交通網,規劃“九大走廊”,涉及機場、港口、鐵路、公路;四是加速建立數位單一市場,促進跨境的電子商務發展,提升數位產業,刺激大資料、雲計算等資訊通訊產業的升級發展;五是注重與周邊地區的融合和聯結,推進與鄰國的道路交通、能源管道、高壓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。歐盟鄰國政策對象國包括前蘇聯國家及地中海沿岸的中東、北非等地區國家,也大多位於“一帶一路”路線圖上。
此外,歐洲各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也提出了自己的未來發展戰略,如德國提出“工業4.0”計畫,英國提出北部發展計畫,法國提出大巴黎改造計畫,波蘭提出“負責任的發展計畫”,匈牙利提出向東看戰略等等,並均嘗試與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對接。在亞洲,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哈薩克以及東南亞國家等也都提出自己的發展計畫,這些計畫有著廣闊的對接空間和極大的合作潛能。
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,亞歐大陸互聯互通計畫龐大,中國的“一帶一路”建設更是有無限商機,歐盟需要中國的資本和建設能力,中國可借助歐洲的經驗和管理技能,吸引歐洲企業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;在貿易和投資領域,加快推進便利化措施,促進亞歐大陸國家間的雙向貿易與投資;在金融領域,不斷拓展合作面,包括為貿易與投資的本幣結算提供制度性便利等;在人文交流領域,當前亞歐各國人文交流日益頻繁,文化、教育、旅遊等領域合作精彩紛呈,但仍須在政府引導的情況下,持續加強亞歐國家民間相互瞭解和理解;在安全領域,亞歐大陸衝突不斷,增加了“一帶一路”和互聯互通實施難度,埋下安全隱患,但也為亞歐國家安全合作提供動力。無論是在地區發展、核安全上,還是在打擊武器和毒品走私、海外利益保護、邊境和移民管控等非傳統安全議題上,亞歐國家都有必要加強合作。
如果說亞歐會議過去的合作和交流以“務虛”為主,互聯互通則賦予其更多實質性內容,這符合亞歐國家利益,也必將大大促進亞歐大陸的經濟融合、安全、穩定與繁榮。亞歐會議使命重大,前景廣闊。
近期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