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剛發布的《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》顯示,在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中,深圳名列第三;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,深圳憑借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優勢排名第一,遙遙領先。
高光時刻的背後,是深圳金融業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成果和自信。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,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劉平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
1980年至2019年,深圳金融業增加值從0.23億元增長到3667.63億元,增長了約1.6萬倍。按不變價格計算,40年間深圳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.4%,占GDP的比重從2000年的8%左右提升到13.6%。
即使今年經歷新冠疫情,前三季度深圳金融業實現稅收(不含海關代征關稅和證券交易印花稅)1102.5億元,占全市總稅收的24.2%,繼續穩居各行業首位。在最新一期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數”(GFCI 28)中,深圳位列第九位。
深圳擁有諸多金融科技巨頭,如平安一賬通、平安科技、騰訊金融科技等。這些公司資本充足,核心技術成熟,有龐大的服務網絡和客戶群體,在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成熟度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。
深圳發展基礎雄厚。《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》顯示,深圳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第六位,國內僅次於北京、上海,位居第三位。深圳發展金融科技的市場優勢和區位優勢較為明顯,深圳“鏈接”內地與香港,金融科技受眾基數大、市場成熟,金融科技產業鏈完善。科技型創新企業密集,創新經濟活躍,形成了高度市場化的城市氛圍和良好的高科技產業基礎。
深圳廣納人才、服務人才、留住人才。深圳高度重視人才工作,在金融科技領域更是聯合香港、澳門推出了“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”。
據測算,40年來金融業為深圳基礎建設提供了70%的資金,為深圳企業生產提供了80%的流動資金,為深圳居民大宗消費提供了60%的資金。深圳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高效反哺,帶動產業的活水長流。
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研究員匡繼雄介紹,從經濟競爭力來看,深圳2019年GDP為2.69萬億元,全國第三,金融業增加值為3667.63億元。
從資本市場規模來看,截至11月30日,深圳上市公司數量為442家,總市值達1.62萬億元。深圳本地的A股上市公司中,民營企業超過200家,占比近三分之二,已成為深圳創新發展“主引擎”。
從金融機構實力來看,深圳2019年保險機構保險收入為1384.5億元;在深圳註冊的券商有中信證券、招商證券、國信證券等23家,合計註冊資本達946.9億元。
從資本活躍度來看,深圳營業部2019年股債基交易額達12.4萬億元。截至11月30日,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6.2萬億元,排名僅次於北京,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總市值為約4萬億元,全國第壹;2019年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為7.96萬億元,略低於上海的7.98萬億元,比北京多出2677億元;2019年深圳轄區營業部股基債交易金額為12.44萬億元,僅次於上海,超出北京13%。
“經過多年的發展,深圳在中國內地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基本確定。2020年上半年,深圳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6.2%,稅收占比約四分之一,是深圳的支柱型產業之一。”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傑近日公開表示。
穩居全國第三,深圳金融業更望向百尺竿頭。“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,突出金融創新核心功能,推動深圳建設全球金融創新中心、優質創新資本中心、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。”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劉平生表示。
深圳將繼續為全國金融業深化改革探路,目前先行示範區金融改革創新取得了積極進展。比如,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順利實施,首批18家公司順利掛牌;滬深300ETF期權成功掛牌,實現深市金融衍生品“零的突破”;多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順利發行;《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》正式發布,自明年3月1日起實施,是全國首個綠色金融地方立法。數字貨幣落地試點場景已達約5000個,“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”成功完成對公眾首測。另外,國際海洋開發銀行、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、公募REITs試點等工作也正有序推進。
今年10月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(2020-2025年)》。其中有多處涉及金融,首批40條授權事項清單中涉及金融業的共10項,占1/4,尤其是支持在資本市場建設上先行先試、推出深市股票股指期貨、開展本外幣合壹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、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等,深圳將用足用好綜合改革試點清單,在人民幣國際化、資本市場改革、創投私募市場準入環境等領域先行先試,力爭形成金融領域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,為全國金融業深化改革探索路徑。
今年5月,中央四部委聯合印發了《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》,深圳又拿出專項行動方案,共50條措施、85項具體工作,獲得業界廣泛關註。目前已有73條完全落地或正推進實施,比例達85%。在政策的支持引導下,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,深港澳三地金融市場、跨境支付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持續深化,金融機構互設、金融人才交流穩步增長,“跨境理財通”試點等創新業務有序推進,取得了階段性的積極成效。
當前,金融業已成為深圳的重要支柱型產業,是拉動深圳經濟發展的堅實力量。在各種各樣的金融榜單中,深圳在國內城市中均穩居第壹梯隊,其全球影響力也與日俱增,值得點贊。
不過,從橫向對比與競爭的角度來看,深圳金融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從國內看,雖然京滬深三足鼎立格局已現,但深圳與北京、上海相比始終處於追趕地位。在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金融城市競爭力四大評價維度中,北京在資本市場規模和金融機構實力上排名第壹,上海在經濟競爭力和資本活躍度上更具優勢,深圳各維度的評分與京滬相比仍存有一定差距。從國際看,在9月份最新一期“全球金融中心指數”(GFCI 28)中,深圳居全球第9位,首次進入前十行列,但跟紐約、倫敦這樣的全球性金融中心相比,跟香港、新加坡、東京等國際性金融中心相比,還有很多短板要補。
深圳的城市定位,決定了其在金融發展上的目標,不只是鞏固全國性金融中心的地位,而是要努力打造全球壹流金融中心城市。無論是推進“雙區”建設,還是實施綜合改革試點,金融都是一個重要落子。深圳要成為競爭力、創新力、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,必須對標國際壹流水平,大力提升金融業的發展能級和全球競爭力,持續強化深圳金融的集聚效應和輻射功能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,加快建設全球金融創新中心、優質創新資本中心、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,實現金融業搶位發展、補位發展、錯位發展,深圳大有可為。
突出金融創新核心功能,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和可持續金融。壹方面,未來全球金融增長點在於金融科技,國際金融中心競爭的焦點也在金融科技。深圳金融科技起步早,擁有一批領先的金融科技龍頭企業和豐富的金融科技應用場景,有一定基礎和優勢。未來,要繼續集聚壹批金融科技創新項目,培育壹批金融科技龍頭企業,積極開展“監管沙盒”試點,把深圳建設成為金融科技產品開發、企業培育、推廣應用的高地。另壹方面,要善於用金融的手段去解決環境問題和社會問題,用好綠色金融地方立法,做大做優做強綠色金融和社會影響力金融,增強利用創新資本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能力,既加快打造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,也為深圳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註入強勁動力。
改革、開放、防風險一體推進,為深圳金融業走向世界大舞臺開路護航。用足用好綜合改革試點清單,在人民幣國際化、資本市場改革、創投私募市場準入環境等領域先行先試,力爭在資本市場建設上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成果,為全國金融業深化改革探索路徑;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,在投融資、金融創新等方面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、更加科學的管理體制,推動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;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因素綜合影響下,對存在的金融風險點壹定要胸中有數,準確預判、有效防範,不斷提高金融業競爭能力、抗風險能力、可持續發展能力。唯此,深圳金融業才能在深化改革開放中不斷提升效率,提升發展高度、穩健程度、創新深度和國際化程度。
近期评论